首页技术中心技术交流 + 热线电话:010-62464779,010-62464879
技术中心
Technology Center

32.5%阿米妙收悬浮剂防治甘蔗凤梨病效果

发布时间:2020-11-26浏览量:487 来源:

摘要:采用32.5%阿米妙收悬浮剂4 种不同稀释倍数与常规药剂对甘蔗凤梨病进行田间药效对比试验。结果表明,32.5%阿米妙收悬浮剂处理对甘蔗凤梨病防效随施用浓度(量)的增加而提高,甘蔗的萌芽率与防效成正相关。32.5%阿米妙收悬浮剂1000 倍液、1500 倍液对甘蔗凤梨病防效达32.10%~39.63%,明显优于常规药剂;32.5%阿米妙收悬浮剂1000 倍液、1500 倍液及2000 倍液处理甘蔗的萌芽率达60.24%以上, 高于常规药剂, 达到大田生产指标。建议32.5%阿米妙收悬浮剂使用浓度以1000~1500 倍液为宜。
    关键词:甘蔗;32.5%阿米妙收悬浮剂;萌芽率;凤梨病;药效试验
    中图分类号:S435.6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624(2014)01-0019-02
    由真菌引起的凤梨病(pineapple disease)是甘蔗种苗主要病害,我国各蔗区普遍发生,贮藏的蔗种和冬春植蔗都有不同程度受害,秋植蔗下种后有暴风雨或台风后,发病率在90%以上;被害蔗种容易腐烂,使种苗不能萌发,造成甘蔗萌芽率低、蔗地缺蔸断株,严重影响甘蔗产量[1-2]。霍秀娟等报导2011 年广西武鸣县府城镇甘蔗凤梨病平均发病率10%~20%,严重地块高达40%左右[3];1995 年8 月广东徐闻县下桥镇石板管区种植秋植蔗5hm2 多,全部发生凤梨病为害,甘蔗萌芽率仅5%~10%,缺株率达80%以上[4]。由于该病对甘蔗种茎及其萌芽造成严重影响,长期以来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凤梨病原菌以菌丝体和大型分生孢子在病组织中或随病残体遗落土壤中并长期存活,土壤是甘蔗凤梨病的第一侵染源,药剂浸种是防治凤梨病的有效方法[5]。32.5%阿米妙收悬浮剂是一种广谱低毒、内吸性杀菌剂,其主要化学成分为嘧菌酯和苯醚甲环唑的复配制剂。本试验采用32.5%阿米妙收悬浮剂与常规药剂及空白对照比较,施用于新植蔗,通过对其甘蔗萌芽率、种茎发病情况等调查,探讨该药剂对甘蔗凤梨病的防治效果,旨在为推广应用防治用药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供试药剂:(1)32.5%阿米妙收悬浮剂[先正达(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生产];(2)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常规药剂,上海升联化工有限公司生产)。供试蔗种:桂糖05/3084。
    1.2 试验方法
    1.2.1 试验设计
    试验设6 个处理,处理1~4:分别为32.5%阿米妙收悬浮剂1000 倍液、2500 倍液、2000 倍液、2500 倍液;处理5: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常规药剂)1000 倍液;处理6:空白对照。
    1.2.2 实施方法
    试验地点安排在广西甘蔗研究所隆安县丁当试验基地进行,供试蔗地平坦、无灌溉条件,土壤类型为红壤土,肥力中等,前茬作物为甘蔗。试验小区行长7.0m、行距1.2m,4 行区,小区面积33.6m2。6个处理,3 次重复,共18 个小区,随机排列,四周设有保护行。2013 年3 月13 日种植,蔗种砍双芽段,下种量为109500 芽/hm2。将试验药剂加入适量的清水稀释到设计倍数,放入甘蔗种,阿米妙收处理浸泡90s、多菌灵处理浸泡5min,取出沥干后下种;下种后各处理施25%复混肥(13-5-7)450kg/hm2 作基肥及3.6%杀虫双颗粒剂90kg/hm2,覆土、喷除草剂(38%莠去津)后盖膜。
    1.3 调查项目
    1.3.1 调查方法及项目
    甘蔗齐苗后调查萌芽率,然后各试验小区随机挖取30 个双芽苗(段),并用刀将每一条(段)甘蔗种作纵剖,调查每条(段)甘蔗种茎发病情况并计算发病率、病情指数及防治效果等。防治效果采用邓肯氏新复极差(DMRT)法进行分析。
    分级方法(标准),0 级:无病;1 级:双芽苗两端切口处呈现红色病变;3 级:双芽苗两端切口处呈现褐黑色;5 级:病菌已从切口处侵人内部组织,并已深入占种苗(茎)1/3;7 级:病菌已深入占种苗(茎)1/2;9 级:整条蔗种均已染病,内部组织变黑褐色,蔗芽坏死而不能萌发。
    1.3.2 药效计算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对甘蔗萌芽率的影响
    齐苗后(4 月19 日),调查各处理的甘蔗萌芽率结果(表1)显示,所有药剂处理的甘蔗萌芽率都高于空白对照。各处理平均萌芽率从高到低排序:阿米妙收1000 倍液(63.68%)>阿米妙收1500 倍液(62.50%)>阿米妙收2000 倍液(60.24%)>多菌灵1000 倍液(60.05%)>阿米妙收2500 倍液(56.70%)>空白对照(48.10%)。生物统计表明,阿米妙收1000 倍液、1500 倍液、2000 倍液、多菌灵1000 倍液处理之间的差异不显著,阿米妙收1000 倍液、1500 倍液处理分别与阿米妙收2500 倍液、空白对照差异达极显著水平,阿米妙收2000 倍液、多菌灵1000 倍液处理与阿米妙收2500 倍液差异不显著,各药剂处理与空白对照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



    2.2 防治甘蔗凤梨病效果
    所有处理的蔗种(茎)均发生凤梨病为害, 发病率100%, 而且发病级值在3 级以上,空白对照蔗种(茎)发病级值3、5、7、9 级的发病级数比值是由低到高,药剂处理蔗种(茎)发病级值3、5、7、9 级的发病级数比值是从大到小;病情指数由低到高排序为:阿米妙收1000 倍液(47.41%)<阿米妙收1500 倍液(53.33%)<多菌灵1000 倍液(59.26%)<阿米妙收2000 倍液(60.49%)<阿米妙收2500 倍液(61.73%)<空白对照(78.52%);防治凤梨病效果,阿米妙收1000 倍液、1500 倍液、2000 倍液、2500 倍液及多菌灵1000 倍液防效率分别为39.63%、32.10%、22.93%、21.54%、25.52%。新复极差(DMRT)测试结果,阿米妙收1000 倍液处理与其它处理间的差异达极显著水平;阿米妙收1500 倍液处理与阿米妙收阿米妙收2000 倍液、2500 倍液、多菌灵1000 倍液、空白对照处理间差异达极显著水平;阿米妙收2000 倍液、2500 倍液、多菌灵1000 倍液处理间的差异不显著,分别与空白对照差异达极显著水平。
    3· 结论与讨论
    凤梨病病菌从切口侵入蔗种后,继而向内部组织扩展,不断蔓延到蔗芽,如果在病菌扩展到蔗芽之前,蔗芽已经萌发长成幼苗并长出苗根,幼苗则能够独立生长,蔗种的凤梨病就不能影响这株幼苗;如果幼苗还没有苗根长出来,幼苗仍然依靠种根吸收养分和水分,幼苗会因蔗种败坏得不到养分而死亡;如果蔗种上的蔗芽在萌芽前腐烂,蔗芽则不能萌发,造成死芽;蔗芽的萌发速度和蔗种被病菌侵入后变质腐烂的速度成了生死时速[1,5]。因此,杀死蔗种外表的凤梨病病菌或减少病菌侵染蔗种或减缓病菌在蔗种内部组织扩展速度,利于蔗芽萌发,增加甘蔗萌芽率。本试验,阿米妙收防治甘蔗凤梨病效果的表现为随施用浓度(量)的增加而提高, 其中阿米妙收1000、1500 倍液处理的防效分别显著高于常规药剂多菌灵处理; 阿米妙收2000、2500倍液的防效稍低于多菌灵处理,但差异不显著。甘蔗的萌芽率与防效成正相关,阿米妙收1000~2000 倍液处理甘蔗的萌芽率在60.24%以上,比多菌灵处理(甘蔗萌芽率60.05%)多0.19%~3.63%,达到大田生产指标。由此可见,32.5%阿米妙收悬浮剂对甘蔗凤梨病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减少或减缓凤梨病对蔗种的侵染为害,有利于蔗芽萌发,提高甘蔗萌芽率,减少缺苗,促进全苗、齐苗,在生产上可以替代常规药剂或与常规药剂轮换使用。为确保32.5%阿米妙收悬浮剂的防治效果,建议使用浓度以1000~1500 倍液为宜。


参考文献:
[1]李杨瑞. 现代甘蔗学[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0:369-371.
[2]韦金菊,邓展云,黄诚华,等. 广西甘蔗主要真菌病害调查初报[J]. 南方农业学报,2012,43(9):1316-1319.
[3]霍秀娟,李朝生,陆荣生. 广西甘蔗病害种类调查与鉴定[J].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0):4368-4369.
[4]冯奕玺. 甘蔗凤梨病发生及其防治技术[J]. 广西热作科技,1996,58(1):26-27.
[5]王伯辉. 我国甘蔗病害的发生现状与研究进展[J]. 中国糖料,2007(3):48-51.